古琴歷史幾乎和中華文明一樣悠久,有文可考的歷史有四千余年,據《史記》載,琴的出現不晚于堯舜時期。這篇文章將和大家聊一下古琴的價格及其發展史。
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,古琴因其清、和、淡、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風凌傲骨、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,而在琴、棋、書、畫中居于首位。也出現了“高山流水覓知音”、“竹林賢士琴明志”、“琴系姻緣姻緣鳳求凰”等的古琴故事。
古琴在古代人們的認知度是相當廣泛的,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確有對古琴的描寫,古琴在詩詞、史書、戲文、繪畫、股東瓷器中都有大量存在,這得有多么廣泛的社會基礎才能造成這種現象。所以說,古琴在我國古代民間是相當普及的。也正因為這樣,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琴藝術終于傳承到了今天。
現今有價值的古琴都是按古法制作的,而古法制琴的周期較長,用料更是講究,這都決定了古法制琴的品質及其價格。
古琴分練習琴和名家琴,練習琴又分桐木4000多,杉木7000左右。名家琴分一線名家和二線名家,二線名家性價比高,2萬多就可以買親斫的老杉木名家琴,一線名家琴具有流通性,無人不識,一般2-4萬,具有收藏證書的8萬以上。
建議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盡量選擇高價性價比高的古琴。